第56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56章
“顧娘子留步。”
顧清稚方自側門離去, 驀地被身後宮女叫住。
她詫異回首,宮女彎腰躬禮:“娘子慢行,陛下和兩宮娘娘有請。”
被引至乾清宮前, 她整了整墨綠色上衫的褶皺,撩裙拾級而上,隨侍從行至熏香撲鼻的殿中。
龍椅上幼帝身量尚小,戴了頂金冠, 自她踏入殿中時便睜著雙烏黑大眼盯著她瞧。
“師娘來了。”他甩了甩小手,命宮人端軟凳來給顧清稚坐。
顧清稚忙謝過:“臣婦叩謝聖恩。”
“顧娘子何必這般恭謹。”上首陳氏笑道, “好些時候沒見過娘子了, 快來我身旁坐。”
顧清稚心有猶豫,不料宮女奉命已來挪她軟凳,無奈之下只得趨至這一家三口之側坐下,手隨即被陳氏拉去握在掌心之間,面容也被細細審視了一圈。
“顧娘子怎生瘦了不少?”陳氏發覺她的腕有些削薄,蹙起眉梢,關切問,“可是這段時日過於辛苦?”
顧清稚接過她熱情眼神,微笑道:“勞娘娘關心,近來京中感染風寒者甚多, 臣婦難得忙碌了些, 並無大礙, 不過是換季時常有之事。”
“噢。”陳氏頷首,“那顧娘子也要小心身體才是, 皇帝還時常念叨你呢, 我知娘子必定是事務繁忙,便一直忍著未讓宮人去傳召, 今日聽聞你來給張先生送晚膳,終於得了時機把你給叫了過來。”
話音未落,顧清稚露出受寵若驚的神情:“臣婦何德何能,敢勞娘娘和陛下千金玉體這般惦記著,那臣婦可真是罪過不淺了!”
陳氏被逗樂,唇邊笑容更深:“娘子還是這般愛說笑,倒和從前還是一模一樣。”
語至此,忽然憶及亡夫之妹亦是這般明媚靈秀的女子,不免斂了唇畔,黯然唏噓:“可惜了素媜,若她還在世,也好在旁給我們孤兒寡母做個伴,誰知她竟是隨先帝一並去了。”
月餘之前,嘉靖帝女宣城公主朱素嫃身患絕癥逝世,二十七的如花之年就此雕零,顧清稚亦為此神傷多日,只覺世事無常,竟連皇家中難得的那抹粲然笑容也要奪取。
陳氏見她眼眸已紅,恐再度勾起她悲哀心事,岔開話題道:“如今張先生任首揆,娘子又是這等費心勞力的,你們二人皆當保重身子,不過我想著娘子自身即是女醫,我這些叮囑只怕也是多此一舉。”
朱翊鈞聽了半日,自己卻插不上話,心裏一急,視向顧清稚脫口而出:“師娘是女醫,為何不來問問朕的病。”
李妃瞪他一眼:“皇帝又胡說!整日無病呻吟,哪像個皇帝樣子。”
朱翊鈞撅起嘴,終是打心眼兒裏懼怕李妃,垂了垂腦袋:“聖母又指責朕。”
眼見著家庭鬧劇要上演,顧清稚彎唇與皇帝對視,笑盈盈道:“臣婦鬥膽詢問陛下得了甚麽病?”
“朕得了讀書太用功病。”朱翊鈞拉下小臉,苦巴巴道,“張先生不肯予朕休息,朕每日不是讀書既是閱覽政事,朝中大臣每月還有休沐日呢,朕竟然連大臣都不如了。”
顧清稚聆聽得相當認真,朱翊鈞見她神情誠懇,心裏一感動,正欲再向她傾吐一番苦水卻驟然被李妃喝斷:“皇帝!”
朱翊鈞立即閉了嘴,悻悻地瞥了眼李妃鐵青的面色。
雖說兒子已經是條龍,李妃猶然望子成龍,怒其不爭道:“張先生皆是為了皇帝好,你怎可背後非議人張先生待你的一片誠意,豈不是讓他心寒?”
張居正心不心寒不曉得,不過朱翊鈞此刻應該頗為心懼。
座上李妃仍在訓斥兀自觀察地板不敢吭聲的萬歷,陳氏向來對人家生母教訓兒子也不插話,而軟凳上的顧清稚看似平靜,思緒早已飄至遠處。
張居正為了萬歷小朋友的教育問題極其上心,又是開日講又是禦經筵,日講每三天一回,經筵則是內閣大學士及六部高官均得參加,每逢三六九日朱翊鈞皆須視朝,其餘時間都被老老實實關在文華殿裏聽一群侍講給他上課。
下了朝還得繼續習字,早午課間看奏章,一天從早至晚,除去用食睡覺,即是學習、處理政事,再對著一群學士聽講課。
……
萬歷痛苦她何嘗不知,畢竟無論是誰,整日得不到休息都相當煎熬。
但張居正更是累極,除卻文淵閣那永無停歇的票擬批答,萬象更新之時朝堂內外皆須他一力維持,雖是剛引了老臣呂調陽入閣協理,但以他事必躬親的性子,如何能放心交予他人。
此外,他從未缺席每次日講與經筵,萬歷讀書時他皆侍旁,豈止是萬歷一人受苦,張居正比之愈加疲乏。
但她只恐他這般摧心勞神也是無用,徒教萬歷心底怨恨堆積,長此以往終有發洩一日。
顧清稚想了想,從袖中取出一個布包。
“這是甚麽?”朱翊鈞瞧著她將那布包打開,裏頭是一個精巧的鐵錫小人兒。
顧清稚道:“此乃臣婦從泰西國人那裏討來的玩具士兵,陛下想看麽?”
“想,謝師娘。”朱翊鈞頭點成撥浪鼓。
顧清稚便將其奉上,他迫不及待地從她手上接過,捧在掌心把玩起來。
顧清稚指著那模型帽子背後的一個旋鈕提醒:“這裏是它的機關,陛下只要扭一扭,就會有新發現。”
朱翊鈞好奇依言,果見那兵人的腿竟隨之動起來,放在地上還能自己走路,昂首闊步,甚是滑稽。
雙眼頓時放了光,緊緊盯著這件對他來說極其新奇的物事,目光一寸也舍不得離了。
“皇帝怎能如此貪玩,該適可而止。”李妃瞅著兒子逐漸沈溺於此,眉頭一皺,不由出言阻攔。
朱翊鈞小嘴一癟,戀戀不舍地望著顧清稚:“謝謝師娘。”
她心知小皇帝不敢在母親面前開口要,牽起唇角問:“陛下喜歡麽?”
朱翊鈞剛想答喜歡,餘光裏李妃淩厲眼風擲來,話至嘴邊又生生咽了回去,喉嚨裏擠出一個不甘心的“嗯”。
顧清稚笑了:“那臣婦將這西洋玩具送給陛下。”
這本是她晚上回去給敬修的,眼下為了皇帝也只能忍痛割愛了。
朱翊鈞頓時喜上眉梢,將那兵人小心翼翼揣入懷中,又有了一疑問:“他們西洋人地處偏遠,還都是些蠻夷之輩,為什麽總有那麽多有趣的物什呢?”
“因為大明有大明的長處,他們也有他們的長處呀。”顧清稚抿唇,“西洋人很會做生意,船隊遍布整個海洋,積蓄的白銀可比我們多得多,他們又能在世界各地到處游歷,腦海裏自然全都是新奇的東西了。”
這話觸及了朱翊鈞的t傷心事,瞳孔裏蒙上灰霧,黯然道:“我們偌大一個天下,竟然還不如西洋人……聽張先生說大明現在很窮,朕想看正月十五燈會的鰲山,不過僅是幾千兩銀子的數目,戶部都說拿不出錢來。”
你皇帝看個鰲山燈,便足夠施舍廣東流民一月的水粥。
顧清稚暗想著,卻也沒給他講大道理,而是換了委婉語氣循循善誘:“他們泰西國正是因為銀子儲備豐厚了,百姓有了餘錢,才足以有那心思琢磨些奇技淫巧。反觀我們,今年湖廣之地大起旱災,蝗蟲遍野,百姓們連飯都沒得吃,臣婦聽說甚至還有賣兒女維生的,陛下想想,他們都還是些和您差不多大的稚童,這麽小就要離開娘親多可憐呀!不說這些受災地,就連江南沿海都有許多流浪饑民,他們填不飽肚子,怎麽會有閑工夫去鉆研除了活命以外的事兒呢?”
朱翊鈞連連稱是,十歲的孩子心中畢竟同情心未泯,赧然道:“那我們大明……如何才能像泰西國他們那樣國庫充盈呢?”
“這正是陛下的臣子們近來所思之事呀。”顧清稚道,“陛下現在聽不懂,所以聖母才希望您能潛心向學,如此臣子們議事之時可以一錘定音,表達出您獨到之見解,不然如何展現陛下您的英明聰慧呢?”
“師娘的話,朕都記住了。只是課業實在繁重,朕覺著都快生出病來了,師娘能不能……”朱翊鈞用期待眼神視她,“替朕向先生說說情?”
其實他也不抱希望,張居正於學業上向來嚴厲,從來不肯通融,這師娘說不準和先生也是一條心。
“可以啊。”出乎他意料,顧清稚答應得很爽快,“只是臣婦有一言,陛下可否願意一聽?”
“師娘請講。”
顧清稚道:“臣婦家中還有許多西洋人的小玩意兒,可謂是琳瑯滿目,您只要熟讀罷《尚書》一篇,臣婦便贈您一樣,可好?”
“師娘今日如此說了,可就不許言而無信。”朱翊鈞笑瞇瞇道。
.
已入夜時,朱翊鈞被宮女迎去安歇。
李妃轉身亦欲離去時,顧清稚忽然在背後喚住她。
“聖母娘娘。”
她又回首:“顧娘子還有何事麽?”
“臣婦欲鬥膽懇求您。”顧清稚掀起裙角,倏然下拜。
李妃眼中一驚,忙俯身扶她手攙起來:“娘子有甚話直言便可,何須行如此大禮。”
看似纖弱的女子卻強硬著不肯直身,李妃也難拽起她,目光中顧清稚埋首跪伏於地,聲音圓潤:“臣婦有一請求,生怕觸怒聖母。”
李妃無奈道:“我哪裏會怪娘子,您但說無妨。”
“臣婦請聖母毋以外子之名戒諭陛下。”素手交拜於額前,顧清稚誠摯道,“外子雖蒙恩位居首揆,亦是臣,而陛下是君,縱陛下才值沖齡之年,然君臣之禮始終不可廢,否則綱常顛倒何益於社稷,望聖母納之。”
平日只要朱翊鈞有所懈怠,李妃常搬出張居正以告誡,在她看來自是一套屢試不爽的話術,往往能夠駭得朱翊鈞生怕張先生會來責罰,於是在恐懼中收斂了行止。
但李妃料想不到皇帝此刻的忌憚將引發如何惡果,那將是臣子的傾家之禍。
果然,李妃沈下秀眉:“娘子不知,我亦是無計可施,皇帝時而脾氣頑劣不守訓教,只有張先生能教他消停些,若非實在無奈何,我哪裏肯如此。”
“聖母心中苦楚,臣婦皆明白。”顧清稚應道,一語挑動李妃心弦。
緩緩擡首,她凝望李妃雙眸:“主少國疑之時,聖母以弱質身軀肩挑先帝囑托之重擔,時有隱憂思慮,迫切盼望陛下獨當大任承擔重器,您方得以寬心撤簾還政於帝。只是陛下再幼也是君,自古儒家即講究君臣尊卑上下之道,您以臣嚇之,豈非將臣子置於不忠不義之地乎?您對外子的倚重信任,臣婦一家皆感激涕零,愈不敢居功自傲,外子更是整日惶恐惴惴,所思者唯雖殞身不足以報皇恩萬一。”
李妃沈默不答。
垂目與身前女子對視,眸中映出燭火明滅下女子素白卻堅定的臉孔。
不知為何,她望著顧清稚忽而生了幾分羨慕意,想她能自由出入民間門庭行她所悅之事,同是女子,自己餘生卻已困囿於這深宮之中。
借著深沈夜色,李妃唇角不由苦澀挽起。
“張先生與顧娘子能如此同心合意,實在教人歡喜。”她上前,覆又握住顧清稚手腕,柔柔將她攙起,“我雖讀書不多,可也不是那等壅蔽無知之輩,娘子一說,我便知曉了你們的難處,日後再不提便罷。只是娘子能為著張先生來當面進言,這份心我瞧著也感動,哪裏會再教娘子為難。”
聞言,心始稍寬,顧清稚又行一躬禮:“臣婦拜謝聖母,拜謝陛下,拜謝皇恩。”
“快起身罷。”
.
趁著年節剛過,顧清稚操辦了場家宴,專程宴請與張府素有往來的友人、門生以及家眷們。
門生多為隆慶五年張居正所舉進士,個個神態謙謹,前來作揖稱“見過師母”。
顧清稚皆笑應,座中忽見一暌違已久的面容,立即端了鈞瓷杯盞迎上前去:“今日招待之酒可還勉強合王先生之意?”
王世貞循聲擡目,瞳孔定在她的臉上,忙撩袍起身一躬,亦展唇笑道:“多年未見顧娘子,顧娘子還是這般活潑。”
“活潑不好麽?”張居正驀地開口。
王世貞一楞,旋即失笑,向他指了指顧清稚:“太岳眼中顧娘子還能哪裏不好?”
那雙清澈眼眸在她身上詳視了片刻,旋即回道:“元美欲過問我之家事?”
多年不見,此人還是這般嘴硬。
王世貞勾唇,爽快將杯中玉醅一飲而盡,俄而放下瓷盞予了侍女再添,朝著顧清稚拱手:“前月王某入京時途經南直隸拜訪了徐閣老,他老人家身體近來頗為康健,言笑奕奕,還托王某來向娘子帶話,問娘子何時歸去探視。”
自退田風波,徐階歷了數年的顛簸動蕩,終於在高拱罷去後始得太平時日,安心在鄉裏養老。其間多有門生故舊謁見,他接待時亦常向眾人探問朝中動靜,觀閱邸報,對大事關註不減往日。
顧清稚自然與他時常有書信來往,其中多對平生最得意弟子張居正不吝誇讚,尤其是後者寄予他信中那句“手扶日月,照臨寰宇”更令他擊節稱賞,連聲言道自己老邁不堪只願求田問舍,如若再見了這學生,該是怕應羞見張郎才氣,和羞遁走了。
但他晚年康泰是不假,卻從未有過殷切盼自己回鄉的言語表露。
“外公真是如此說?”她試探著問王世貞。
王世貞已近酡紅的面上頓然露出大為受傷的神情,向後一仰:“王某還能謊報誆娘子不成?娘子寬心,王某乃正人君子,平生最不好信口胡謅。”
顧清稚懷疑地瞥了他一眼。
“……您還不愛信口胡謅?”
“……顧娘子何以如此評價王某?”
“王先生有前科。”
“何為前科?”王世貞困惑。
顧清稚眼瞳轉了轉,答:“您從前就愛編排人。”
還愛造謠人風月故事。
王世貞受傷神情更深,鎖住眉頭辯解:“做文章哪裏能叫編排?王某又不是翰林院編史的修撰,何必要拘泥於所謂事實真相,若字字句句皆須按信史排列,只怕不僅討不了閱者的喜愛,自己做了也徒然心悶,那做文章有甚意義?”
他一面小口啜飲著佳釀,一面振振有詞,顧清稚一時竟被他這通理論駁倒了,須臾也想不出反駁的言辭來。
或許此即為明人筆記有趣處,雖觀者心知其中必有許多添油加醋不實之語,然那股撲面而來的人間煙火氣亦令人神往。
他渾然不覺對面女子心思已飄至不知何處,繼續接過侍女斟滿的瓷盞,往桌案上那盤鹽焗酥雞下箸。
腦海掠過上月徐階於家中接待自己場面,著實問了好些關於時局的政事,末了又擺手笑道不提也罷。
又指著這位顧七娘少時臨摹的一幅字,稱讚其近年已大有長進,可惜自乞休以來,再未能得見親孫一眼。
王世貞如何不曉他意,當年他與嚴嵩有殺父之仇,自個兒又實在管不住那張嘴和那桿筆,多蒙徐階一力維持,他才免遭嚴嵩報覆。
他心中自是感激,著書時對t他人皆是有褒有貶,唯獨對徐階外貌品行政績不惜譽美之詞,又怎麽會騙他外孫。
“顧娘子不信王某。”他深感被冤枉,歪了歪腦袋,“看來王某就不該來貴府討您嫌。”
顧清稚忙撫平他傷痕:“我哪能不信您呢?聽聞朝廷提了王先生湖廣按察使,我恭喜王先生還來不及呢。”
王世貞一聞此語陡然舒心不少,當即面露春風,視向張居正:“王某沈居下僚多年,幸蒙元輔拔擢之恩,王某必肝腦塗地恪盡職守,斷然不教元輔失望。”
張居正對嘉靖二十六年的那屆同科進士皆相當眷顧,有意委之以重任,多有累年困頓者至此仕途終於平順,為此朝野又有多人鼓噪不平。
“王先生一口一個元輔相公,不說夫君,我聽了都尚覺見外,那這樣,”她拾起張居正的手,“我替夫君做個主張,王先生還是依原先舊例,喚他太岳罷。”
顧清稚笑語,然心頭忽而掠過感傷。
日後親故寥落,若是好友舊朋盡皆遠去,她不敢再思他的心境會如何。
望了眼庭中圓月,那抹清輝堪堪掛上疏桐梢頭,滿庭觥籌交錯下卻是難掩寂寞沙洲冷。
“顧娘子!”女眷那桌又來喚她,她忙回到座中應酬,微笑又重回了她唇角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顧娘子留步。”
顧清稚方自側門離去, 驀地被身後宮女叫住。
她詫異回首,宮女彎腰躬禮:“娘子慢行,陛下和兩宮娘娘有請。”
被引至乾清宮前, 她整了整墨綠色上衫的褶皺,撩裙拾級而上,隨侍從行至熏香撲鼻的殿中。
龍椅上幼帝身量尚小,戴了頂金冠, 自她踏入殿中時便睜著雙烏黑大眼盯著她瞧。
“師娘來了。”他甩了甩小手,命宮人端軟凳來給顧清稚坐。
顧清稚忙謝過:“臣婦叩謝聖恩。”
“顧娘子何必這般恭謹。”上首陳氏笑道, “好些時候沒見過娘子了, 快來我身旁坐。”
顧清稚心有猶豫,不料宮女奉命已來挪她軟凳,無奈之下只得趨至這一家三口之側坐下,手隨即被陳氏拉去握在掌心之間,面容也被細細審視了一圈。
“顧娘子怎生瘦了不少?”陳氏發覺她的腕有些削薄,蹙起眉梢,關切問,“可是這段時日過於辛苦?”
顧清稚接過她熱情眼神,微笑道:“勞娘娘關心,近來京中感染風寒者甚多, 臣婦難得忙碌了些, 並無大礙, 不過是換季時常有之事。”
“噢。”陳氏頷首,“那顧娘子也要小心身體才是, 皇帝還時常念叨你呢, 我知娘子必定是事務繁忙,便一直忍著未讓宮人去傳召, 今日聽聞你來給張先生送晚膳,終於得了時機把你給叫了過來。”
話音未落,顧清稚露出受寵若驚的神情:“臣婦何德何能,敢勞娘娘和陛下千金玉體這般惦記著,那臣婦可真是罪過不淺了!”
陳氏被逗樂,唇邊笑容更深:“娘子還是這般愛說笑,倒和從前還是一模一樣。”
語至此,忽然憶及亡夫之妹亦是這般明媚靈秀的女子,不免斂了唇畔,黯然唏噓:“可惜了素媜,若她還在世,也好在旁給我們孤兒寡母做個伴,誰知她竟是隨先帝一並去了。”
月餘之前,嘉靖帝女宣城公主朱素嫃身患絕癥逝世,二十七的如花之年就此雕零,顧清稚亦為此神傷多日,只覺世事無常,竟連皇家中難得的那抹粲然笑容也要奪取。
陳氏見她眼眸已紅,恐再度勾起她悲哀心事,岔開話題道:“如今張先生任首揆,娘子又是這等費心勞力的,你們二人皆當保重身子,不過我想著娘子自身即是女醫,我這些叮囑只怕也是多此一舉。”
朱翊鈞聽了半日,自己卻插不上話,心裏一急,視向顧清稚脫口而出:“師娘是女醫,為何不來問問朕的病。”
李妃瞪他一眼:“皇帝又胡說!整日無病呻吟,哪像個皇帝樣子。”
朱翊鈞撅起嘴,終是打心眼兒裏懼怕李妃,垂了垂腦袋:“聖母又指責朕。”
眼見著家庭鬧劇要上演,顧清稚彎唇與皇帝對視,笑盈盈道:“臣婦鬥膽詢問陛下得了甚麽病?”
“朕得了讀書太用功病。”朱翊鈞拉下小臉,苦巴巴道,“張先生不肯予朕休息,朕每日不是讀書既是閱覽政事,朝中大臣每月還有休沐日呢,朕竟然連大臣都不如了。”
顧清稚聆聽得相當認真,朱翊鈞見她神情誠懇,心裏一感動,正欲再向她傾吐一番苦水卻驟然被李妃喝斷:“皇帝!”
朱翊鈞立即閉了嘴,悻悻地瞥了眼李妃鐵青的面色。
雖說兒子已經是條龍,李妃猶然望子成龍,怒其不爭道:“張先生皆是為了皇帝好,你怎可背後非議人張先生待你的一片誠意,豈不是讓他心寒?”
張居正心不心寒不曉得,不過朱翊鈞此刻應該頗為心懼。
座上李妃仍在訓斥兀自觀察地板不敢吭聲的萬歷,陳氏向來對人家生母教訓兒子也不插話,而軟凳上的顧清稚看似平靜,思緒早已飄至遠處。
張居正為了萬歷小朋友的教育問題極其上心,又是開日講又是禦經筵,日講每三天一回,經筵則是內閣大學士及六部高官均得參加,每逢三六九日朱翊鈞皆須視朝,其餘時間都被老老實實關在文華殿裏聽一群侍講給他上課。
下了朝還得繼續習字,早午課間看奏章,一天從早至晚,除去用食睡覺,即是學習、處理政事,再對著一群學士聽講課。
……
萬歷痛苦她何嘗不知,畢竟無論是誰,整日得不到休息都相當煎熬。
但張居正更是累極,除卻文淵閣那永無停歇的票擬批答,萬象更新之時朝堂內外皆須他一力維持,雖是剛引了老臣呂調陽入閣協理,但以他事必躬親的性子,如何能放心交予他人。
此外,他從未缺席每次日講與經筵,萬歷讀書時他皆侍旁,豈止是萬歷一人受苦,張居正比之愈加疲乏。
但她只恐他這般摧心勞神也是無用,徒教萬歷心底怨恨堆積,長此以往終有發洩一日。
顧清稚想了想,從袖中取出一個布包。
“這是甚麽?”朱翊鈞瞧著她將那布包打開,裏頭是一個精巧的鐵錫小人兒。
顧清稚道:“此乃臣婦從泰西國人那裏討來的玩具士兵,陛下想看麽?”
“想,謝師娘。”朱翊鈞頭點成撥浪鼓。
顧清稚便將其奉上,他迫不及待地從她手上接過,捧在掌心把玩起來。
顧清稚指著那模型帽子背後的一個旋鈕提醒:“這裏是它的機關,陛下只要扭一扭,就會有新發現。”
朱翊鈞好奇依言,果見那兵人的腿竟隨之動起來,放在地上還能自己走路,昂首闊步,甚是滑稽。
雙眼頓時放了光,緊緊盯著這件對他來說極其新奇的物事,目光一寸也舍不得離了。
“皇帝怎能如此貪玩,該適可而止。”李妃瞅著兒子逐漸沈溺於此,眉頭一皺,不由出言阻攔。
朱翊鈞小嘴一癟,戀戀不舍地望著顧清稚:“謝謝師娘。”
她心知小皇帝不敢在母親面前開口要,牽起唇角問:“陛下喜歡麽?”
朱翊鈞剛想答喜歡,餘光裏李妃淩厲眼風擲來,話至嘴邊又生生咽了回去,喉嚨裏擠出一個不甘心的“嗯”。
顧清稚笑了:“那臣婦將這西洋玩具送給陛下。”
這本是她晚上回去給敬修的,眼下為了皇帝也只能忍痛割愛了。
朱翊鈞頓時喜上眉梢,將那兵人小心翼翼揣入懷中,又有了一疑問:“他們西洋人地處偏遠,還都是些蠻夷之輩,為什麽總有那麽多有趣的物什呢?”
“因為大明有大明的長處,他們也有他們的長處呀。”顧清稚抿唇,“西洋人很會做生意,船隊遍布整個海洋,積蓄的白銀可比我們多得多,他們又能在世界各地到處游歷,腦海裏自然全都是新奇的東西了。”
這話觸及了朱翊鈞的t傷心事,瞳孔裏蒙上灰霧,黯然道:“我們偌大一個天下,竟然還不如西洋人……聽張先生說大明現在很窮,朕想看正月十五燈會的鰲山,不過僅是幾千兩銀子的數目,戶部都說拿不出錢來。”
你皇帝看個鰲山燈,便足夠施舍廣東流民一月的水粥。
顧清稚暗想著,卻也沒給他講大道理,而是換了委婉語氣循循善誘:“他們泰西國正是因為銀子儲備豐厚了,百姓有了餘錢,才足以有那心思琢磨些奇技淫巧。反觀我們,今年湖廣之地大起旱災,蝗蟲遍野,百姓們連飯都沒得吃,臣婦聽說甚至還有賣兒女維生的,陛下想想,他們都還是些和您差不多大的稚童,這麽小就要離開娘親多可憐呀!不說這些受災地,就連江南沿海都有許多流浪饑民,他們填不飽肚子,怎麽會有閑工夫去鉆研除了活命以外的事兒呢?”
朱翊鈞連連稱是,十歲的孩子心中畢竟同情心未泯,赧然道:“那我們大明……如何才能像泰西國他們那樣國庫充盈呢?”
“這正是陛下的臣子們近來所思之事呀。”顧清稚道,“陛下現在聽不懂,所以聖母才希望您能潛心向學,如此臣子們議事之時可以一錘定音,表達出您獨到之見解,不然如何展現陛下您的英明聰慧呢?”
“師娘的話,朕都記住了。只是課業實在繁重,朕覺著都快生出病來了,師娘能不能……”朱翊鈞用期待眼神視她,“替朕向先生說說情?”
其實他也不抱希望,張居正於學業上向來嚴厲,從來不肯通融,這師娘說不準和先生也是一條心。
“可以啊。”出乎他意料,顧清稚答應得很爽快,“只是臣婦有一言,陛下可否願意一聽?”
“師娘請講。”
顧清稚道:“臣婦家中還有許多西洋人的小玩意兒,可謂是琳瑯滿目,您只要熟讀罷《尚書》一篇,臣婦便贈您一樣,可好?”
“師娘今日如此說了,可就不許言而無信。”朱翊鈞笑瞇瞇道。
.
已入夜時,朱翊鈞被宮女迎去安歇。
李妃轉身亦欲離去時,顧清稚忽然在背後喚住她。
“聖母娘娘。”
她又回首:“顧娘子還有何事麽?”
“臣婦欲鬥膽懇求您。”顧清稚掀起裙角,倏然下拜。
李妃眼中一驚,忙俯身扶她手攙起來:“娘子有甚話直言便可,何須行如此大禮。”
看似纖弱的女子卻強硬著不肯直身,李妃也難拽起她,目光中顧清稚埋首跪伏於地,聲音圓潤:“臣婦有一請求,生怕觸怒聖母。”
李妃無奈道:“我哪裏會怪娘子,您但說無妨。”
“臣婦請聖母毋以外子之名戒諭陛下。”素手交拜於額前,顧清稚誠摯道,“外子雖蒙恩位居首揆,亦是臣,而陛下是君,縱陛下才值沖齡之年,然君臣之禮始終不可廢,否則綱常顛倒何益於社稷,望聖母納之。”
平日只要朱翊鈞有所懈怠,李妃常搬出張居正以告誡,在她看來自是一套屢試不爽的話術,往往能夠駭得朱翊鈞生怕張先生會來責罰,於是在恐懼中收斂了行止。
但李妃料想不到皇帝此刻的忌憚將引發如何惡果,那將是臣子的傾家之禍。
果然,李妃沈下秀眉:“娘子不知,我亦是無計可施,皇帝時而脾氣頑劣不守訓教,只有張先生能教他消停些,若非實在無奈何,我哪裏肯如此。”
“聖母心中苦楚,臣婦皆明白。”顧清稚應道,一語挑動李妃心弦。
緩緩擡首,她凝望李妃雙眸:“主少國疑之時,聖母以弱質身軀肩挑先帝囑托之重擔,時有隱憂思慮,迫切盼望陛下獨當大任承擔重器,您方得以寬心撤簾還政於帝。只是陛下再幼也是君,自古儒家即講究君臣尊卑上下之道,您以臣嚇之,豈非將臣子置於不忠不義之地乎?您對外子的倚重信任,臣婦一家皆感激涕零,愈不敢居功自傲,外子更是整日惶恐惴惴,所思者唯雖殞身不足以報皇恩萬一。”
李妃沈默不答。
垂目與身前女子對視,眸中映出燭火明滅下女子素白卻堅定的臉孔。
不知為何,她望著顧清稚忽而生了幾分羨慕意,想她能自由出入民間門庭行她所悅之事,同是女子,自己餘生卻已困囿於這深宮之中。
借著深沈夜色,李妃唇角不由苦澀挽起。
“張先生與顧娘子能如此同心合意,實在教人歡喜。”她上前,覆又握住顧清稚手腕,柔柔將她攙起,“我雖讀書不多,可也不是那等壅蔽無知之輩,娘子一說,我便知曉了你們的難處,日後再不提便罷。只是娘子能為著張先生來當面進言,這份心我瞧著也感動,哪裏會再教娘子為難。”
聞言,心始稍寬,顧清稚又行一躬禮:“臣婦拜謝聖母,拜謝陛下,拜謝皇恩。”
“快起身罷。”
.
趁著年節剛過,顧清稚操辦了場家宴,專程宴請與張府素有往來的友人、門生以及家眷們。
門生多為隆慶五年張居正所舉進士,個個神態謙謹,前來作揖稱“見過師母”。
顧清稚皆笑應,座中忽見一暌違已久的面容,立即端了鈞瓷杯盞迎上前去:“今日招待之酒可還勉強合王先生之意?”
王世貞循聲擡目,瞳孔定在她的臉上,忙撩袍起身一躬,亦展唇笑道:“多年未見顧娘子,顧娘子還是這般活潑。”
“活潑不好麽?”張居正驀地開口。
王世貞一楞,旋即失笑,向他指了指顧清稚:“太岳眼中顧娘子還能哪裏不好?”
那雙清澈眼眸在她身上詳視了片刻,旋即回道:“元美欲過問我之家事?”
多年不見,此人還是這般嘴硬。
王世貞勾唇,爽快將杯中玉醅一飲而盡,俄而放下瓷盞予了侍女再添,朝著顧清稚拱手:“前月王某入京時途經南直隸拜訪了徐閣老,他老人家身體近來頗為康健,言笑奕奕,還托王某來向娘子帶話,問娘子何時歸去探視。”
自退田風波,徐階歷了數年的顛簸動蕩,終於在高拱罷去後始得太平時日,安心在鄉裏養老。其間多有門生故舊謁見,他接待時亦常向眾人探問朝中動靜,觀閱邸報,對大事關註不減往日。
顧清稚自然與他時常有書信來往,其中多對平生最得意弟子張居正不吝誇讚,尤其是後者寄予他信中那句“手扶日月,照臨寰宇”更令他擊節稱賞,連聲言道自己老邁不堪只願求田問舍,如若再見了這學生,該是怕應羞見張郎才氣,和羞遁走了。
但他晚年康泰是不假,卻從未有過殷切盼自己回鄉的言語表露。
“外公真是如此說?”她試探著問王世貞。
王世貞已近酡紅的面上頓然露出大為受傷的神情,向後一仰:“王某還能謊報誆娘子不成?娘子寬心,王某乃正人君子,平生最不好信口胡謅。”
顧清稚懷疑地瞥了他一眼。
“……您還不愛信口胡謅?”
“……顧娘子何以如此評價王某?”
“王先生有前科。”
“何為前科?”王世貞困惑。
顧清稚眼瞳轉了轉,答:“您從前就愛編排人。”
還愛造謠人風月故事。
王世貞受傷神情更深,鎖住眉頭辯解:“做文章哪裏能叫編排?王某又不是翰林院編史的修撰,何必要拘泥於所謂事實真相,若字字句句皆須按信史排列,只怕不僅討不了閱者的喜愛,自己做了也徒然心悶,那做文章有甚意義?”
他一面小口啜飲著佳釀,一面振振有詞,顧清稚一時竟被他這通理論駁倒了,須臾也想不出反駁的言辭來。
或許此即為明人筆記有趣處,雖觀者心知其中必有許多添油加醋不實之語,然那股撲面而來的人間煙火氣亦令人神往。
他渾然不覺對面女子心思已飄至不知何處,繼續接過侍女斟滿的瓷盞,往桌案上那盤鹽焗酥雞下箸。
腦海掠過上月徐階於家中接待自己場面,著實問了好些關於時局的政事,末了又擺手笑道不提也罷。
又指著這位顧七娘少時臨摹的一幅字,稱讚其近年已大有長進,可惜自乞休以來,再未能得見親孫一眼。
王世貞如何不曉他意,當年他與嚴嵩有殺父之仇,自個兒又實在管不住那張嘴和那桿筆,多蒙徐階一力維持,他才免遭嚴嵩報覆。
他心中自是感激,著書時對t他人皆是有褒有貶,唯獨對徐階外貌品行政績不惜譽美之詞,又怎麽會騙他外孫。
“顧娘子不信王某。”他深感被冤枉,歪了歪腦袋,“看來王某就不該來貴府討您嫌。”
顧清稚忙撫平他傷痕:“我哪能不信您呢?聽聞朝廷提了王先生湖廣按察使,我恭喜王先生還來不及呢。”
王世貞一聞此語陡然舒心不少,當即面露春風,視向張居正:“王某沈居下僚多年,幸蒙元輔拔擢之恩,王某必肝腦塗地恪盡職守,斷然不教元輔失望。”
張居正對嘉靖二十六年的那屆同科進士皆相當眷顧,有意委之以重任,多有累年困頓者至此仕途終於平順,為此朝野又有多人鼓噪不平。
“王先生一口一個元輔相公,不說夫君,我聽了都尚覺見外,那這樣,”她拾起張居正的手,“我替夫君做個主張,王先生還是依原先舊例,喚他太岳罷。”
顧清稚笑語,然心頭忽而掠過感傷。
日後親故寥落,若是好友舊朋盡皆遠去,她不敢再思他的心境會如何。
望了眼庭中圓月,那抹清輝堪堪掛上疏桐梢頭,滿庭觥籌交錯下卻是難掩寂寞沙洲冷。
“顧娘子!”女眷那桌又來喚她,她忙回到座中應酬,微笑又重回了她唇角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